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,承擔著解毒、合成、儲存等多種功能。由於肝臟具有較強的代償能力,早期肝臟損傷往往沒有明顯症狀,因此常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。然而,一旦肝臟損傷發展到一定程度,身體就會發出各種預警信號,其中就包括皮膚瘙癢。
如果身體某處發癢,不論男女,需要警惕肝臟可能已「變硬」,也就是肝硬化。當肝臟變硬時,身體可能會發出以下四大預警信號:
1. 皮膚瘙癢,難以忍受: 這是肝硬化早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。肝臟疾病會導致膽汁酸代謝異常,膽汁酸在皮膚堆積,刺激皮膚末梢神經,引起瘙癢。瘙癢通常從背部、手掌、腳底開始,逐漸蔓延全身,夜間瘙癢加重,難以忍受。即使塗抹止癢藥也難以緩解,有時還會引起皮膚抓痕、滲出、結痂等。
2. 手掌潮紅,紋路改變: 肝硬化患者由於雌激素代謝異常,導致雌激素水平升高,引起手掌血管擴張,出現潮紅。同時,由於內分泌改變,手掌的紋路會變得粗大、扭曲,甚至出現蜘蛛痣。這種改變通常發生在小指和掌緣部位,是肝硬化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。
3. 腹水,腹脹: 隨著肝硬化的發展,肝臟功能逐漸減退,導致腹水形成。腹水通常先出現少量腹脹,逐漸加重,導致腹部隆起,觸診時有流動感。隨著腹水增多,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4. 消化功能減退,食欲不振: 肝臟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。肝硬化患者由於肝功能減退,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,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出現食欲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等症狀。同時,患者可能會出現便秘,甚至出現黑便、血便等症狀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症狀並非肝硬化的唯一表現,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。如果您出現以上症狀,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,如肝功能檢查、B超檢查、CT檢查等,明確診斷,並積極治療。
總之,肝臟的健康至關重要。平時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避免熬夜、酗酒、吸煙,定期體檢,及時發現並治療肝臟疾病,保護肝臟健康。